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初期症状:
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即在外阴、阴道或宫颈等部位出现无痛性溃疡。通常发生在接触病原后的3周左右。
硬下疳边缘清楚,底部较硬,溃疡通常自行愈合,但不治疗会进展。
2.第二期症状:
出现皮疹,多见于躯干、掌心和足底。这些皮疹通常不痛不痒,呈对称分布。
全身淋巴结肿大,有时伴有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状。
其他表现包括扁平湿疣,主要出现在会阴部。
3.潜伏期和第三期症状:
梅毒进入潜伏期后,症状消失,但病菌仍在体内存在。
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发展到晚期,影响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导致严重并发症如动脉瘤、中风和精神障碍。
4.诊断方法:
血清学检测是主要方法,包括非特异性试验如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以及特异性试验如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TPPA)。
5.治疗方法:
青霉素仍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抗生素,如红霉素或四环素。
早期识别和治疗梅毒至关重要,避免疾病进展及传染他人。同时,保持良好的性健康习惯,有助于预防梅毒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