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胆囊切除与大便变化:
胆囊的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在消化脂肪时释放。当胆囊被切除后,胆汁会直接从肝脏进入肠道,可能无法根据需求随时调节分泌量。部分患者可能因此出现轻微的大便性状改变,如偏软或次数增多的表现,但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的。
研究表明,大约5%至10%的胆囊切除患者可能出现“胆汁性腹泻”,这主要是因为胆汁在肠道中刺激作用增强所致。这种症状多可通过饮食调整或药物治疗得到控制。
长期来看,大多数患者的胃肠功能可逐渐适应,排便恢复正常,无需过度担忧。
2.肛肠科指诊的准确度:
肛门指诊是一种通过医生手指触摸来检查直肠及周围组织的基本方法,可用于评估直肠癌、痔疮、肛裂等常见问题。
对于直肠癌,由于70%以上的病变位于距离肛门12厘米以内,因此指诊能够发现这些低位病灶,准确率较高,尤其对于质地较硬的异常结节、肿块识别较为敏感。
指诊的范围和深度有限,超过医生手指接触范围的病灶无法检测到。例如,高位直肠病变、隐匿性息肉等需要借助肠镜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
一项研究显示,对于低位直肠病灶,指诊的敏感度可达到80%左右,但特异性和诊断完全依赖操作者经验,因此建议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共同判断。
胆囊切除后,少数患者可能会经历一段适应期,表现为轻微的排便变化,通常无需特别干预。肛肠科指诊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但不能替代肠镜等更精确的诊断手段,两者可结合使用以提高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