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肠粘连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约60%-70%的肠梗阻病例与粘连相关。当患者仍能排气时,说明肠道通畅性部分存在,但可能存在减慢或狭窄。通过腹部X线、CT检查或超声能较准确判断梗阻程度及位置。
2.禁食及胃肠减压
禁止进食和饮水,以避免进一步加重梗阻。插入鼻胃管进行减压,可有效缓解肠腔内压力,减少胀气和呕吐的发生,同时降低肠穿孔风险。
3.补液及纠正电解质紊乱
因梗阻可能导致体液流失,应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电解质及营养成分,防止脱水及酸碱平衡紊乱。
4.观察病情变化
需要密切监测腹痛、腹胀、呕吐及排气排便等症状,注意是否出现严重腹膜炎、肠坏死等危急情况。如果保守治疗48-72小时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需要考虑手术干预。
5.药物辅助
在医生指导下,可尝试应用解痉药缓解肠痉挛,或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帮助排空。但这类用药必须严格在医师建议下使用,避免加重梗阻。
6.手术治疗的指征
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肠坏死、穿孔等并发症,需行手术探查解除梗阻。根据研究,大约20%-30%的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最终需要手术解决。
肠粘连梗阻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疾病,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非常重要,及时就医可以大幅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