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减肥为何会失去饥饿感

2025-04-1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病情分析:长期减肥可能导致失去饥饿感,这主要与身体的生理调节机制、荷尔蒙变化以及能量代谢调整有关。

1.荷尔蒙的变化:长期热量摄入不足会影响身体内控制食欲的荷尔蒙水平。比如,瘦素和胰岛素是参与调节食欲的重要荷尔蒙。瘦素由脂肪细胞分泌,它的水平下降会降低饥饿感;而胰岛素在能量储备充足时也会减少对食物的需求。这两种荷尔蒙的变化可能使得长期减肥者不易感到饥饿。

2.代谢率的降低:长期低热量饮食可能导致基础代谢率的下降,身体会进入保守能量的状态。这种自我保护机制会降低能量的消耗,从而使得饥饿感减弱,因为身体不再需要过多的能量来维持日常功能。

3.胃容量的缩小:当长期摄入较少食物时,胃部可能会适应这种改变,逐渐缩小容量。这种物理上的变化可以使得人更容易感到饱腹,从而减少饥饿感。

4.心理因素:一些人在长期控制饮食后,可能会形成一种心理习惯,对饥饿感产生麻木或忽视。这种行为模式加上意志力的作用,也会使得对饥饿信号的敏感性降低。

尽管失去饥饿感可能在减肥过程中显得有益,但长期来看可能导致营养不足或健康问题。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减肥策略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理功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