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发病部位:
胆囊炎主要是胆囊的炎症,胆囊位于肝脏下方,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
胃肠炎则是胃和肠道的炎症,涉及消化系统的其他部分,主要包括胃和小肠或大肠。
2.病因:
胆囊炎通常与胆结石相关,尤其是急性胆囊炎中,大约90%的病例由胆结石引起。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胆管梗阻也可能诱发胆囊炎。
胃肠炎多由感染性因素导致,包括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细菌(如沙门氏菌、志贺菌)或寄生虫,也可能与食物中毒或药物刺激有关。
3.临床表现:
胆囊炎的典型症状为右上腹疼痛,通常呈持续性,可伴有背部或右肩部放射痛,同时可能有发热、恶心、呕吐。如果出现黄疸,应警惕胆管受阻情况。
胃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恶心、腹痛,有时会伴有发热和脱水的表现。症状通常较急,常与进食不洁食物或接触感染源有关。
4.诊断:
胆囊炎需要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如白细胞升高)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显示胆囊壁增厚、胆结石)。
胃肠炎则多通过症状判断,必要时进行粪便培养或其他感染病原的检测以明确具体病因。
5.治疗:
胆囊炎轻度患者可采用抗生素治疗,但严重或反复发作者常需手术切除胆囊。
胃肠炎常以对症治疗为主,如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针对病原的抗感染治疗。
胆囊炎和胃肠炎虽然都可能引起腹痛,但二者的病因、部位和治疗方法存在显著差异,应根据具体症状寻求专业医疗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