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眼睛调节能力:白天光照强,瞳孔缩小,有助于提高视觉清晰度;而晚上光线不足,瞳孔扩张,散光和像差可能更明显,导致视力下降。尤其是近视、散光或夜盲症患者,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2.泪液分泌影响:早晨醒来后,泪膜较为完整,能覆盖角膜表面,维持清晰的视觉。而晚上,由于眼睛长时间暴露于干燥环境或过度使用电子屏幕,泪膜可能变薄或蒸发过快,导致干眼症,从而引起视力模糊。
3.光线适应能力下降:夜晚视力需要依赖暗光条件下的杆状细胞。如果存在夜盲症(如维生素A缺乏)或视网膜疾病,则对暗光的适应能力降低,夜间视力可能模糊。
4.屈光不正加重:一些人晚上用眼习惯多,如看手机或电脑,可能出现睫状肌疲劳,导致近视加重或假性近视,更容易感到视力模糊。
5.全身性因素: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影响眼内晶状体的折光率变化,使视力在一天中有差异。高血压等血管问题也可能影响视网膜供血,引发视力异常。
6.其他原因:某些药物(如抗组胺药物、镇静剂)可能引起短暂性的泪液分泌减少或视物模糊;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或者睡眠不足也会引发类似情况。
这种情况如果频繁发生或逐渐加重,应及时就诊查明具体原因,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