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排便功能的影响
灌肠可以通过促进直肠中的粪便排出,帮助缓解便秘等问题。如果频繁使用灌肠,可能会导致肠道对外部刺激产生依赖性,削弱正常的自行排便功能,严重时造成顽固性便秘。
2.肠道微生态的改变
经常进行灌肠可能会干扰肠道内的菌群平衡。肠道微生态对于维持消化、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如果菌群平衡被破坏,可能增加感染或炎症的风险。
3.肠黏膜的损伤
频繁或不恰当的操作可能会引起肠壁和黏膜的机械性损伤,例如擦伤、糜烂甚至穿孔,特别是在灌肠器具不洁或操作过猛的情况下。
4.水电解质失衡
在灌肠过程中,特别是使用药物型或高量液体灌肠时,可能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进而引起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或脱水。
5.心理依赖
部分人可能因为灌肠后感觉轻松、舒适,逐渐养成心理依赖,这种习惯将进一步影响自然的排便规律和生活质量。
6.潜在的感染风险
如果灌肠工具未充分清洁或消毒,可能会将细菌引入肠道,从而增加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的可能性。
灌肠作为一种医疗手段,需在特定情况下,如清除宿便、术前准备、治疗便秘等病例中短期合理使用。日常保健应更注重通过调整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来维护肠道健康,而不是依赖灌肠改善排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