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病史采集:医师首先会询问患者的症状,比如心悸、胸痛、气短或疲乏等,通常这些症状与情绪波动有关,如焦虑或紧张。症状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以及是否与运动相关也是重要信息。
2.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检,包括听诊心音、测量血压和心率,以及评估心肺功能。此过程是为了排除明显的心血管疾病体征。
3.辅助检查:
心电图:用于检测心律失常或其他潜在问题。
超声心动图:可以帮助排除心脏结构异常。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监测):用以记录全天心律变化,进一步评估心悸性质。
运动负荷试验:有助于评估症状与运动的关系及排除心脏供血不足。
4.心理评估:因心脏神经官能症常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心理健康评估可能是诊断的一部分。
如果上述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变,但症状仍然明显,且与情绪因素或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则可能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在管理上,需关注心理状态并考虑心理咨询或治疗,与此同时适当的生活方式调整,如规律锻炼和健康饮食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