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容量变化:怀孕期间,母体血容量通常会增加30%到50%。这种血容量的增加可能导致血压偏高。
2.胎盘激素影响:胎盘产生的某些激素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进而引起血压升高。这些激素的变化可能影响血管的弹性及反应性。
3.潜在基础疾病:某些女性在怀孕前可能存在未诊断的高血压或其他心血管疾病,这些问题在怀孕期间可能加重。
4.妊娠期高血压:这是专门发生在怀孕20周后的一种情况,表现为血压显著升高,有时伴随水肿和蛋白尿。
5.生活方式因素:饮食不当、过多的盐摄入、缺乏运动等都可能是血压升高的辅助因素。
6.年龄和体重因素:高龄产妇和超重或肥胖的孕妇更容易出现血压偏高的现象。
7.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史的女性在妊娠期可能更易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孕期血压偏高不仅影响母体健康,还可能对胎儿发育造成风险,如导致早产或胎盘功能异常。孕妇应定期监测血压水平,并在必要时接受专业医疗指导和干预。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血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