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发生机制:睡眠瘫痪通常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发生,此时大脑活动增加,身体肌肉会处于放松和不活动状态。这一机制是为了防止做梦时身体产生实际运动。当个体从这一阶段醒来但肌肉仍然保持“关闭”状态时,就会出现睡眠瘫痪。
2.发生率:据统计,约有8%的人在生活中至少经历过一次睡眠瘫痪。此种现象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但通常始于青春期,并在20到30岁之间最为常见。
3.持续时间:每次发作通常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在此期间,个体可能体验到恐惧、幻觉等。
4.诱因:缺乏睡眠、睡眠模式不规律、压力和精神健康问题都可能增加睡眠瘫痪的风险。
5.症状表现:除了身体不能动之外,许多人报告听到声音或看到幻影。一些人还提到有窒息感和强烈的恐惧感。
睡眠瘫痪虽然令人不适,却通常是无害的,也不代表严重的健康问题。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如规律作息、优化睡眠环境和减少压力,可以帮助减少其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有持续困扰者应考虑咨询专业医生以排除潜在的睡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