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验光检查与配镜:
(1)进行散瞳验光检查,明确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可通过调整视力功能恢复;真性近视则需采取干预手段控制发展。
(2)如果确诊为真性近视,应及时佩戴合适的框架眼镜或角膜塑形镜,以便清晰视物,同时预防近视进一步加重。
2.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1)研究表明,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抑制近视进展。阳光中的紫外线和蓝光可能促进多巴胺分泌,抑制眼球过度增长。
(2)尽量减少长时间室内活动,尤其避免连续近距离阅读或使用电子产品。
3.规范用眼习惯:
(1)保持“20-20-20”原则:每用眼20分钟,远眺至少6米以外20秒,有利于缓解视疲劳。
(2)阅读时保持30-40厘米的距离,书本摆放角度约为45°,避免趴着读书或在昏暗灯光下用眼。
(3)限制每天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尤其是手机和平板设备的持续使用时间不超过30分钟。
4.合理饮食与补充营养:
(1)多摄取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叶黄素、玉米黄质以及Ω-3脂肪酸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深绿色蔬菜和鱼类,这些成分对保护视网膜功能有帮助。
(2)避免过量糖分摄入,因为高糖饮食可能加速近视的发展。
5.专业医疗干预:
(1)如验光后医生推荐,可考虑夜间佩戴角膜塑形镜,通过物理作用暂时改变角膜曲率,从而控制近视进展。
(2)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被证实在减缓近视加深方面有效,但需遵医嘱使用,长期使用时应定期复查。
6.定期复查视力:
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的评估,以了解近视变化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干预方案。
儿童处于发育期,眼球结构尚未完全定型,科学干预能有效减缓近视恶化。但彻底恢复正常视力通常较难实现,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