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早期直肠黏膜内腺癌(Tis或T1期)局部切除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适用于病变位于直肠下段至中段、直径小于3厘米、分化良好且无淋巴结转移迹象的患者。通过肛门直接切除病灶及周围少量正常组织,不需要腹腔操作。
内镜黏膜切除术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针对表浅、分化良好的病变,使用内镜技术进行微创切除,是一种创伤较小的选择。
2.局部进展期直肠癌(T2及以上)或高风险早期病变
经腹直肠前切除术(低位前切除术):适用于病变位于直肠中上段的病例,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切除肿瘤及一定范围的正常直肠,同时清扫区域淋巴结。
经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Miles术):适用于病变靠近肛门或伴有肛门括约肌受累的情况,需要同时切除直肠、肛门及相关软组织。
3.辅助治疗
对于局部进展期或筛查发现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术前可能会采用新辅助放化疗以缩小肿瘤,术后则可能需要辅助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根据具体病情,在切除腺癌的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患者整体健康状况、肿瘤位置以及恶性程度,尽量在清除病灶的同时保留正常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