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疼痛管理:针灸常用于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包括慢性腰痛、偏头痛、关节炎以及肩颈痛等。据统计,针灸对慢性疼痛的有效率可达50%-80%。
2.消化系统疾病:针灸可能有助于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恶心及呕吐等症状。一些研究指出,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患者中,有超过60%报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3.神经系统疾病:针灸被用来治疗如中风后的神经功能障碍、面瘫以及失眠等问题。临床试验显示,针灸对中风后康复的促进作用明显,约70%的患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恢复。
4.心理健康:针灸在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中也被应用。部分研究发现,针灸可作为辅助疗法,有效地降低焦虑和抑郁评分。
5.妇科疾病:许多女性在治疗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问题时选择针灸。相关研究表明,针灸能有效减轻痛经症状,成功率达到60%以上。
不同个体对针灸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且针灸并非适用于所有病症。在考虑使用针灸疗法时,应根据个人具体病情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确保获得安全和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