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定义和机制:
当从躺卧或坐着快速站立时,血液会由于重力作用积聚在下肢,导致一过性的脑部供血不足。这种现象被称为直立性低血压,通常表现为起立时头晕,甚至短暂的视野模糊或黑暗。
2.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起立时头晕、眼前发黑、心悸、疲劳,有时还伴有恶心、出汗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
3.原因:
脱水:身体缺乏足够的液体,使得血容量减少。
药物影响:某些降压药、抗抑郁药、利尿剂等可能促进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
其他健康状态:如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病等也可能导致此类症状。
4.预防和处理方法:
慢慢起身:从躺卧或坐着的位置缓慢起立,避免突然动作。
增加盐摄入:在医生建议下适当增加日常饮食中的盐分,有助于提高血容量。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以预防脱水。
穿戴弹力袜:有助于减少血液在下肢的滞留,增加回心血量。
药物调节: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引发低血压的药物。
5.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上述措施无效,或症状加重,尤其是伴随胸痛、呼吸困难、持续的意识丧失等,应立即就医,排除其他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起立时头晕多由直立性低血压引起,通过逐步起身、增加盐分摄入、多喝水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咨询医生,明确具体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