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胆管炎是怎么回事

2024-12-3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自身免疫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的肝脏疾病,其特征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而导致胆管损伤和炎症。该病会逐渐破坏胆管,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功能不全。

1.自身免疫性胆管炎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认为与遗传、环境和免疫系统异常有关。例如,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而细菌感染或其他环境因素可能触发免疫反应。

2.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疲劳、瘙痒、黄疸(皮肤和眼白变黄)、上腹部疼痛、体重减轻和尿色深等。还可能出现脂肪吸收不良和维生素吸收障碍。

3.诊断通常通过血液检查发现特定抗体,如抗线粒体抗体,同时结合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波)以及肝活检进行综合评估。

4.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常用药物包括熊脱氧胆酸和免疫抑制剂,如类固醇激素和硫唑嘌呤。为了预防并发症,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A、D、E和K。

5.在晚期病例中,若出现严重的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肝移植可能成为必要的治疗选择。

尽早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酒精摄入,并定期接受医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发展。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