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疾病背景:狂犬病由狂犬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传播。一旦临床症状出现,病毒已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急性脑炎和脊髓炎。
2.症状表现:狂犬病早期症状类似流感,包括发热、乏力、头痛,随后可能出现焦虑、困惑、失眠等神经症状。发展到后期可产生幻觉、精神异常、瘫痪及昏迷。
3.头晕眼花的机制:头晕眼花是由于病毒侵袭神经系统,干扰大脑功能,影响平衡和视觉处理能力。这种神经系统受损导致协调不良和眼球运动障碍。
4.治疗方法:一旦狂犬病进入症状期,医学干预仅限于支持性措施,如镇静剂控制焦虑,抗癫痫药物管理癫痫发作,维持呼吸和循环系统稳定。对具体症状如头晕眼花,目前无法提供特效治疗。
5.预防策略:最有效的措施是狂犬病暴露前或暴露后疫苗接种。在潜在接触后,尽快进行彻底伤口处理,并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是预防发病的关键。
由于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总是致命,预防措施极为重要。特别是对暴露高风险人群和地区,应优先考虑疫苗接种和卫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