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腰椎间盘突出通常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避免腰椎承受过大的压力和异常的扭曲是保护脊柱的重要原则。趴着的体位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减少腰椎的前屈或后伸,对部分患者可能较为舒适。
2.趴卧的体位可以减轻腰椎的轴向压迫。根据力学分析,仰卧时腰椎的负荷大约为25-30公斤,而趴卧时可减少部分压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动作幅度较小,避免剧烈拉伸腰肌或韧带。
3.性生活过程中不应忽视伴随的肌肉力量使用。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背肌无力,若趴卧姿势导致过度依赖腰背肌支撑,反而可能加重症状。应将动作重点调整至髋关节或其他部位,以分散腰椎的负担。
4.急性期及严重病情患者应暂时避免性生活。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下肢无力等)时,需要及时就医评估,不宜进行任何可能加重症状的活动。
5.在尝试过程中,若出现新的疼痛、麻木或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咨询医生,以免症状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日常应加强核心肌群锻炼,注意正确姿势,避免久坐久站,同时按时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