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颈椎触诊的操作

2025-02-1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病情分析:颈椎触诊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检查方法,通过触摸颈部结构来评估颈椎的健康状况、发现可能的异常,包括颈椎病变、肌肉紧张或骨骼移位等。

1.准备工作

让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保持颈部放松。坐位时要求背部挺直,双手自然放在腿上;仰卧位则需平躺在硬质床面或检查台上。

检查者需洗手并保持双手温暖,避免被检查者产生不适。

2.触诊步骤

1.触摸颈椎棘突:

从下颌骨开始,沿着颈后正中线逐一触摸颈椎棘突,正常情况下,棘突应呈直线排列,且无明显压痛。

重点触摸颈椎第七棘突(C7),其位置较为突出,是颈椎触诊的重要标志点。

2.评估椎旁肌肉:

双手指腹沿颈椎两侧垂直向下触诊,观察是否存在肌肉紧张、痉挛或硬结现象。肌肉质地柔软且无压痛为正常表现。

3.旋转与侧屈评估:

一只手固定患者头部,另一只手触诊颈椎两侧肌肉,在患者进行颈部旋转或侧屈时,观察肌肉活动状态及对称性,记录是否有异常牵拉感或疼痛反应。

4.椎间隙检查:

用指腹轻压颈椎各棘突之间的间隙,观察是否有明显压痛或间隙增宽,这可能提示椎间盘突出或韧带松弛等问题。

3.注意事项

避免用力过大,尤其对于有颈椎病史或疼痛的个体,应轻柔进行触诊,以防加重不适。

若触诊中发现明显压痛、棘突移位、肌肉痉挛或异常反应,应建议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或MRI)以明确病因。

特殊情况下,例如急性损伤或颈椎术后恢复期,不建议直接触诊,以免引起二次损伤。

通过规范的颈椎触诊操作,可以初步筛查颈部的结构异常,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