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K值:
平均K值:代表角膜中央区域的平均曲率,常用以判断角膜整体屈光状态。
K1和K2:分别代表角膜最平坦和最陡峭的经线曲率,有助于评估散光。
2.角膜厚度:
通常使用微米作为单位,反映角膜不同位置的厚度变化,尤其关注角膜中央厚度以及最薄点的厚度,这对于评估角膜病变(如圆锥角膜)非常重要。
3.表面形状分析:
使用色彩图表示,通常绿色表示正常的曲率范围,红色和深蓝色则可能指示异常的凸起或凹陷区域。
不同的地形图模式(例如轴向图、瞬时图)提供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角膜表面形态。
4.对称性和规则性:
检查角膜形态的对称性及规则性,以识别潜在的角膜不规则性、散光或病理变化。
5.高度图:
显示角膜表面相对于某一参考水平面的高度差异,可以帮助发现角膜的不规则形态。
通过仔细分析上述参数,可以全面了解角膜的形态和功能状态,有助于诊断各种眼科疾病及术前评估。在进行专业解读时,特别注意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共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