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初期愈合阶段(0-2周):在骨折后的最初两周,炎症反应开始,血肿形成并逐渐被肉芽组织替代。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休息和固定来减轻疼痛和促进愈合。
2.中期愈合阶段(2-6周):新骨生成并逐渐稳定,疼痛感可能减少。在此阶段,可以逐步增加活动量,但仍需避免完全负重,以免影响骨愈合。
3.后期愈合阶段(6-8周):骨折处逐渐恢复承重能力,大多数人可以在不感到疼痛的情况下恢复正常步态。每个人的愈合速度可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活动量。
4.康复建议:即使骨折看似愈合,也需注意增强足部和踝关节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如果运动过早或过于剧烈,可能导致再受伤。
建议在没有医生的明确指导下,不要过早进行负重行走。当感到疼痛消失且经过医生评估确认愈合良好时,再逐步恢复正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