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并破坏自身的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数量下降,从而引起皮肤和粘膜出血。
2.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抑制免疫攻击,约有70%至80%的患者可通过药物达到病情缓解。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可用于快速增加血小板计数。
3.在某些情况下,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复发频繁,可能需要进行脾切除术。这一手术能在60%以上的病例中带来长期缓解。
4.新兴的治疗方案如TPO受体激动剂,也显示了良好的治疗前景,对于难治或复发性ITP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5.儿童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好,许多病例可在6个月内自然缓解,而成人患者则需更长时间监测和治疗。
尽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通过现代医学手段,大多数患者都能实现症状的有效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确定适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