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制备方法:
生甘草是未经加工的新鲜甘草,直接晒干或阴干后使用。
炙甘草是将甘草切片后用蜂蜜炒制而成,通过加热和蜜制的过程增加其药性。
2.药理作用:
生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痈疽疮毒、脘腹挛痛等症。
炙甘草则注重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常用于脾胃虚弱、气短乏力、心悸失眠等症。
3.临床应用:
生甘草更多用于外科感染性疾病和急性炎症性疾病,如咽喉炎、皮肤病、痈疽疮毒等。
炙甘草多用于内科慢性疾病的调理和补益作用,如气虚乏力、脾胃不和、心悸失眠等。
4.性味归经:
生甘草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四经。
炙甘草味甘,性温,入心、肺、脾、胃四经,但比生甘草更侧重于补益作用。
5.毒副作用:
生甘草含有较高的甘草酸,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引起浮肿、高血压等副作用。
炙甘草因为经过蜜制处理,相对减少了甘草酸的含量,降低了毒副作用,更适合长期服用。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选择适合的甘草形式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在使用时需注意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过量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