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老年痴呆常见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但也可能在更年轻的年龄段出现。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风险显著上升。例如,65岁至74岁的人群中约有3%至5%患有此病,而85岁以上的人群中这一比例可达到32%至40%。
2.该病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其中,特定基因突变如APOEε4基因与患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等也是其危险因素。
3.病理学上,老年痴呆患者大脑中存在两类主要变化:一种是淀粉样蛋白斑块的累积,另一种是Tau蛋白缠结的形成。这些变化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和死亡,从而引起认知功能的逐步下降。
4.临床表现方面,老年痴呆早期症状通常为轻度记忆丧失,特别是短期记忆的障碍。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语言困难、空间感知障碍以及判断力下降等问题。在晚期,患者可能完全失去自主生活能力,需要全天候的看护。
5.目前,老年痴呆尚无治愈方法,但一些药物和非药物疗法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例如,美金刚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药物可以减缓病情进展。认知训练、运动和社交活动等非药物干预也被证明对患者有益。
老年痴呆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疾病,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支持。早期诊断和干预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