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机械性梗阻:由于肠腔内或肠腔外的物理因素导致的肠道通道受阻。
粘连:术后粘连占成人肠梗阻病例的60-70%。
疝气:腹股沟疝、脐疝等,约占20-25%。
肿瘤:特别是大肠癌,可导致约10-15%的肠梗阻病例。
异物:如食物团块、胆石等,也可能引起。
2.功能性梗阻:由于肠道本身的动力障碍导致的肠内容物无法正常推进。
麻痹性肠梗阻:常见于术后、感染、代谢紊乱等情况。
痉挛性肠梗阻:较为罕见,通常与毒素、药物相关。
3.症状:肠梗阻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呕吐、腹胀和排便排气困难。
腹痛:通常为阵发性绞痛,随着时间推移可能持续加重。
呕吐:早期多为胃内容物,进展后可出现黄色胆汁甚至粪样物。
腹胀:由于肠内容物积聚,表现为明显腹部膨隆。
排便排气困难:完全梗阻时尤为明显。
4.诊断:诊断手段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CT)、实验室检查等。
X线:可显示肠管扩张、液平面等典型表现。
CT:敏感性高,有助于了解梗阻部位及原因。
实验室检查:有时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如电解质失衡、白细胞升高等。
5.治疗: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轻重程度选择不同方式。
保守治疗:适用于部分粘连性肠梗阻,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措施。
手术治疗:适用于完全性或严重机械性梗阻,以及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
肠梗阻是一种急性病,需要及时处理以防止严重并发症。注意早期发现症状,及时就医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