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胆囊息肉的类型:约90%的胆囊息肉是胆固醇性息肉,这种息肉是由胆固醇结晶沉积在胆囊内膜上形成的。其他类型还包括炎症性息肉、腺瘤和腺肌增生症。
2.发生率:根据流行病学统计,胆囊息肉的总体发生率在5%至10%之间。在30岁以上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女性的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3.临床表现:许多胆囊息肉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在体检或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消化不良、恶心等症状。如果息肉较大或者位置特殊,还可能引起胆汁郁积,导致胆绞痛或急性胆囊炎。
4.诊断方法:超声波检查是最常用且有效的诊断方法,可以明确息肉的大小、数量和分布情况。其他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也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信息。
5.治疗策略:对于小于10毫米且无症状的息肉,通常采取定期随访的方式观察其变化,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复查。对于大于10毫米或者有明显症状的息肉,建议进行手术切除,以防止恶变风险。
胆囊息肉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赘生物,但仍需重视定期检查以监测其变化,特别是那些存在发生恶变风险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