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局部疼痛或不适:大约有10%-20%的患者在针刺过程中或之后会感受到局部的疼痛或不适。这种疼痛通常较轻微,并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
2.出血和瘀斑:约有3%-4%的患者在针灸后会出现轻微的出血或瘀斑,尤其是皮肤较为敏感或者血管分布较多的部位。这种情况一般无需特别处理,会在数天内消退。
3.晕针现象:少数患者(约1%-2%)可能在针灸过程中出现头晕、乏力、出冷汗等晕针现象。这通常与患者的体质、心理紧张以及针刺技术有关,可以通过调整体位和休息来缓解。
4.感染:虽然极为罕见,但若操作不当或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局部感染。数据显示,感染发生率低于0.01%。标准操作下,这种风险可以有效控制。
5.其他不适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多为暂时性,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尽管针灸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轻微且可控的。在接受针灸治疗前,应确保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