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溶栓药物: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在脑梗死急性期的使用可以显著改善预后,但必须在发病4.5小时内使用。
2.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是一线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减少复发性脑梗死的风险,通常每日报服75-100毫克。
3.抗凝药物:对于某些高风险患者,如房颤患者,可采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来预防血栓形成。
4.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5.控制基础疾病的药物: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药物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也至关重要。例如,高血压患者可能需要每日口服降压药如氨氯地平或贝那普利。
除了药物治疗,还需配合其他措施:
6.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戒烟限酒、适量运动。
7.康复训练: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和言语治疗,有助于恢复功能。
及时就诊并严格遵循医生指导,综合应用上述方法,才能有效管理和预防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