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五脏与六腑的对应关系:
心与小肠:心属火,主血脉,小肠主受盛化物,属于火腑。二者共同维持体内的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
肝与胆:肝属木,主疏泄、藏血,胆主决断、储存和排泄胆汁。肝胆配合调节情绪和帮助消化脂肪。
脾与胃:脾属土,主运化,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脾胃共同负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肺与大肠:肺属金,主气和呼吸,大肠主传导糟粕。肺大肠协同作用,维护呼吸和排泄功能。
肾与膀胱:肾属水,主藏精、生长发育和调节水液,膀胱主贮尿和排尿。肾膀胱共同调节体内水液代谢和生殖功能。
2.表里关系的功能协调:
内外互通:脏腑通过经络系统相连接,保持内外信息沟通。比如,心火过旺可能导致小肠实热,出现口渴、小便黄等症状。
生理共济:脏腑间的生理功能相互协助。如胃的消化功能需要脾的运化支持,如果脾虚,则会导致胃纳呆滞、食欲不振。
病理互传:如果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有可能通过表里关系影响另一个脏腑。例如,肺热可能引起大肠燥热,表现为便秘等症状。
脏腑表里关系强调五脏六腑的协同工作,其失调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因此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需注重整体调理,确保各个脏腑的协调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