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形成原因:肚脐部位是胎儿时期脐带与母体连接的位置,出生后脐带剪断该部位通常会愈合。但某些情况下,由于腹壁肌肉发育不全或者压力过大,导致肚脐部位愈合不良,产生脱垂问题。
2.临床表现:肚脐脱垂最明显的症状是脐部有鼓起的小包块,尤其在哭闹、用力及咳嗽时更加明显。该包块通常可以轻易推回腹腔内,并且一般无疼痛感。
3.风险因素:婴幼儿由于腹壁较薄,加上常常哭闹、腹腔压力波动大,更易出现脐疝。在成年人中,肥胖、妊娠、腹水等增加腹腔压力的因素,也会提高发生几率。
4.治疗方法:对于婴幼儿,大部分脐疝在2岁左右会自愈,无需特殊治疗。如超出此年龄仍然存在或严重影响生活,则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成人脐疝通常建议进行手术修复,以防止并发症如绞窄性疝气的发生。
及时识别和处理肚脐脱垂有助于避免潜在的并发症,应定期观察变化,如发现异常或伴随疼痛,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