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控制内因:对于引起脑水肿的主要病因,如感染、创伤、肿瘤或中风等,应先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抗生素可以用于感染,手术可能需要用于某些类型的肿瘤。
2.药物治疗:
利尿剂:如甘露醇和呋塞米可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降低颅内压。
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可以通过减少炎症和血管通透性来减轻脑水肿,通常用于急性状况。
高渗盐溶液: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将水分从大脑转移到血流中。
3.外科干预: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外科手术以减压或处理基础原因。这可能包括颅骨切开术以直接降低颅内压。
4.支持性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适当的氧合和营养支持。适当的卧床姿势(如头部略微抬高)可帮助减少颅内压。
5.治疗并发症:如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异常,并需要相应的药物控制。
及时诊断和处理是关键,医疗团队将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患者和家属应密切配合医生,遵循医嘱和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