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颅内压增高:
常规治疗包括头部抬高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使用渗透性利尿剂如甘露醇减轻脑水肿。
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如地塞米松)减少炎症和水肿。
控制二氧化碳水平,通过调整呼吸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
在必要时,可能采用外科手术来缓解颅内压力,如脑室引流。
2.低位性肠梗阻:
禁食,并给予静脉输液以纠正电解质失衡和补充营养。
鼻胃管减压以缓解肠道积气和液体。
根据具体原因和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药物治疗以促进肠蠕动或手术干预。
注意监测患者的感染迹象,如果怀疑有感染,则需及时使用抗生素。
同时存在颅内压增高和低位性肠梗阻的患者,需要多学科协作和护理团队的密切监测,确保两方面问题均能得到有效管理。在治疗过程中,应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和重要实验室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