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白内障是指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模糊、眩光、夜间视力下降等问题。常见于老年人,是全球范围内可逆性失明的主要原因。白内障的发生与年龄、紫外线暴露、糖尿病、吸烟和某些药物使用有关。
2.核硬化是晶状体核部分的硬化和颜色变化,通常伴随老龄化过程出现。虽然核硬化是白内障的一种类型,但初期的核硬化不一定会导致显著的视力损害。核硬化的主要表现是近视度数的增加,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老花眼”症状减轻的现象。
3.根据统计,白内障在6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0%,而核硬化作为晶状体变化的一部分,几乎每位老年人都会经历。
4.治疗方面,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更换混浊的晶状体来恢复视力,而核硬化若未引起明显视力障碍,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仅需定期监测。
确保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在早期发现这些变化。视力的任何变化或不适感应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