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物理刺激:在母体内,胎儿通过胎盘获得氧气,不需要使用肺部。当婴儿出生后,脱离了母体环境,周围温度骤降,这种突然的变化会引发物理刺激,使其发出哭声。这一过程帮助肺部扩张,开始独立呼吸。
2.呼吸启动:哭声能够有效地推动肺泡膨胀,有利于促进第一口空气的进入。这时候,哭声是通过快速吸入大量空气和随后释放来实现的。婴儿哭泣时,会很好地充盈并打开肺部,使其适应空气呼吸。
3.液体排出:在分娩过程中,婴儿的呼吸道可能会充满羊水和其他液体。哭泣的动作可以帮助清除这些液体,让呼吸道保持通畅,降低窒息的风险。
4.生理反射:从生理角度来看,哭泣是一种反射动作,确保新生儿能够快速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是一种自然的生存机制。
5.健康评估:持续的、强烈的哭声通常被医疗人员视为新生儿健康的一个积极指标。缺乏哭声可能提示需要立即进行医学检查或干预。
婴儿一出生就大哭是生命开始的重要信号,标志着自主呼吸的顺利启动,也是健康状况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