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病理特征:结肠癌发展到晚期可能通过血液、淋巴系统或直接扩散的方式发生转移。高风险病理特征包括肿瘤分化程度低(如中-高分化向低分化及黏液腺癌发展)、侵犯深层肌层甚至浆膜层,以及伴随淋巴管或血管浸润。
2.转移部位的常见性:肝脏是结肠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约50%-70%的结肠癌转移病例首先累及肝脏。其次可能涉及肺部、腹膜以及少见的骨骼或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多器官转移时患者生存预后通常较差。
3.临床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消瘦、食欲减退、恶心、疲乏等全身症状,以及特定器官受累后的局部表现,如肝脏转移时可能出现右上腹胀痛、黄疸或肝功能异常;肺转移时可能有呼吸困难、胸痛或咳嗽、咯血等。
4.血液指标变化:CEA(癌胚抗原)是结肠癌患者的重要肿瘤标志物,其显著升高可能提示疾病进展或远处转移。也可能观察到贫血或炎性指标如CRP升高。
5.影像学发现:CT、MRI或PET-CT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转移病灶的范围和位置。超声或内镜下也可辅助发现腹腔及盆腔内的转移灶。
6.分子标志物状态:基因检测发现KRAS、NRAS或BRAF突变阳性可能与疾病更高侵袭性和转移潜能相关,这些信息在靶向治疗选择中尤为关键。
晚期结肠癌患者在确诊转移后需尽快进行全面评估,根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肿瘤负荷及转移范围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药物联合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