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病理学特征
脂肪瘤由成熟的脂肪细胞组成,其结构与正常脂肪组织类似,但数量显著增多。脂肪瘤通常被一层纤维囊包裹,囊壁较薄,内部为均匀的黄色脂肪组织,有时伴有少量血管和结缔组织。
2.发病机制
脂肪瘤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基因突变:研究发现部分脂肪瘤存在12号染色体的基因异常。
遗传因素:某些家族性脂肪瘤患者往往具有家族史。
外伤刺激:局部软组织的外伤可能诱导脂肪瘤的形成,但并非所有病例都遵循这一模式。
3.临床特征
生长缓慢:大部分脂肪瘤以极慢速度增长,可多年保持相同大小。
触感柔软:皮肤表面可见或可触及柔软、光滑的结节,活动性良好。
部位常见:最常见于肩部、背部、颈部和大腿等脂肪丰富的部位,也可能出现在内脏器官附近(如肝脏脂肪瘤)。
4.分类
根据组织成分不同,脂肪瘤可分为普通型脂肪瘤、纤维脂肪瘤、血管脂肪瘤和肌肉脂肪瘤等。其中普通型脂肪瘤最为常见,其他类型的脂肪瘤则含有更多混杂的组织成分。
5.诊断与鉴别诊断
超声检查:显示低回声或等回声占位。
CT和MRI:脂肪密度明显减低,可以清楚显示脂肪瘤的位置和范围。
病理活检:对疑似恶性或复杂脂肪瘤需通过活检明确诊断。
脂肪瘤多数情况无需治疗,仅当其生长过大、压迫周围器官或引起疼痛时,需要手术切除。定期监测脂肪瘤的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