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胶样性大肠癌的病理学特征:肿瘤组织中充满了大量的黏液,这些黏液会包裹肿瘤细胞,从而影响正常组织结构。显微镜下可见黏液内悬浮着恶性腺癌细胞。
2.发病率与人群分布:胶样性大肠癌约占所有大肠癌病例的10%-15%。其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多见于中老年人,但也可能出现在年轻患者中。
3.症状表现:与其他类型的大肠癌类似,可表现为便血、腹痛、体重下降及排便习惯改变等。但由于肿瘤具有较强的侵袭能力,患者症状可能更严重,病程发展更快。
4.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也常用于评估肿瘤大小、位置及是否存在转移。
5.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同时结合放疗与化疗。由于胶样性成分降低了药物的渗透性,其对化疗的敏感性较低。靶向治疗在某些患者中可能有效。
6.预后情况:胶样性大肠癌的复发率较高,五年生存率通常低于非黏液型大肠癌,根据患者病情分期,五年生存率可能低于50%。
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非常重要,定期筛查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