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记录乙状结肠肿瘤切除手术

2025-05-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乙状结肠肿瘤切除手术应详细记录手术的各个方面,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以及术后处理。

1.术前准备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等。

病史记录: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及过敏史。

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等。

影像学检查:腹部CT或MRI,确定肿瘤位置、大小及是否有转移。

肠道准备:术前一日至两日清淡饮食,术前晚及术晨使用泻药和灌肠剂清洁肠道。

2.手术过程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手术切口: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通常为下腹正中切口。

暴露区域:打开腹腔,充分暴露乙状结肠及周围组织。

肿瘤切除:准确定位肿瘤,切除肿瘤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正常组织,确保切缘无瘤细胞残留。

淋巴结清扫:根据肿瘤分期,对相应区域的淋巴结进行清扫。

术中病理: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确认切除范围和淋巴结状态。

重建消化道:视具体情况进行消化道重建,如吻合或造口。

止血及冲洗:彻底止血并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防止感染。

关闭切口:逐层缝合腹壁,放置引流管以利术后观察。

3.术后处理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变化。

疼痛管理:给予适当镇痛药物,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抗生素使用:预防术后感染,依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营养支持:术后早期给予静脉营养,待肠蠕动恢复后逐步过渡至口服饮食。

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随访观察:定期复查,观察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系统地记录乙状结肠肿瘤切除手术的全过程,有助于术后管理及优化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