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某些成分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这种情况在新生儿中特别常见,一般出现在出生后第一周到第四周之间。
2.停止母乳喂养通常能有效降低婴儿体内的胆红素水平,使黄疸症状减轻或消退。这并不意味着问题永久解决,因为母乳喂养本身不会根本性地改变肝脏处理胆红素的方式。
3.如果在黄疸消退后重新开始母乳喂养,可能出现胆红素水平再次升高的情况。这种复发通常是暂时的,且多数情况下,婴儿的肝脏功能会随着时间改善,从而自然适应母乳中的这些成分。
母乳性黄疸复发通常不需要过度担忧,只需密切观察婴儿的健康状况,并与医生保持沟通。如果黄疸严重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尽早咨询医疗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