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发病机制区别
真性性早熟: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继而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引起卵巢早期发育和雌激素水平增高。
假性性早熟:体内存在异常的性激素来源,如肾上腺肿瘤、卵巢囊肿或甲状腺功能障碍。
2.表现特点
真性性早熟:乳房发育通常是首发表现,可伴随阴毛、生长加速和骨龄提前,月经会在较短时间内出现。
假性性早熟:可能表现出局部的性征发育(如乳房增大或外生殖器变化),但不一定伴随月经出现,也不一定有明显的全身性变化。
3.激素水平检测
真性性早熟:血液中促性腺激素水平(如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升高,且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试验反应阳性。
假性性早熟:促性腺激素水平可能正常或下降;需检查其他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睾酮或甲状腺素。
4.影像学检查
真性性早熟:通过骨龄片可发现骨龄提前,还可能需要MRI检查以排除中枢性病变(如脑肿瘤)。
假性性早熟:超声检查多用于评估卵巢或子宫是否存在病变,CT或MRI可帮助确认肿瘤或其他器质性疾病。
5.治疗方式差异
真性性早熟:多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抑制轴的过早激活。
假性性早熟: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例如手术切除肿瘤或纠正内分泌失调。
及时就医并完成全面检查是确诊和处理性早熟的关键步骤。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身体发育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尽早寻求医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