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调整作息规律
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每晚保证7-8小时的睡眠有助于神经系统恢复稳定。研究表明,长期熬夜会增加30%的抑郁风险,而规律作息能显著降低负面情绪的发生率。
2.增强身体活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或游泳,可以促进脑内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这些物质可以缓解焦虑情绪。数据显示,运动干预可减少近25%-50%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3.专注饮食均衡
减少高糖、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多吃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叶酸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绿叶蔬菜、全谷物和坚果,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一项研究指出,健康饮食可以降低高达35%的抑郁发生率。
4.练习放松技巧
深呼吸训练、正念冥想和渐进式肌肉放松法是有效的自我调节方式。每天坚持15-20分钟的放松练习,可以使心率和皮质醇水平降低,明显改善情绪状态。
5.建立社会支持
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能够增强心理韧性。社会支持不足被认为是焦虑和抑郁的重要诱因,而积极的社交互动则有助于减轻孤独感和无助感。
6.寻求专业帮助
若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应及时咨询心理医生。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公认的有效干预手段。统计显示,约70%以上的患者可以通过联合治疗取得明显改善。
焦虑和抑郁具有多因素诱发特性,需综合采取多种方法并坚持实施,以达到长期稳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