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部分感冒药含有解热镇痛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或抗组胺类药物,这些成分可能通过扩张外周血管、促进皮肤散热来降低体温,从而引起出汗。这是一种药理性反应,不必过度担心。
2.出汗明显时,需注意及时擦干汗液,并更换湿衣物,以避免因汗液蒸发带走体热而引起受凉。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建议选择温水或淡盐水,避免饮用冰冷饮品。
3.若出汗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可能提示体内电解质紊乱或低血糖,可通过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以及含糖饮料进行能量补充。如果上述症状持续,应尽快就医排查其他潜在问题。
4.如果出汗情况显著且伴有其他异常表现,例如高热不退、心率明显加快、呼吸急促等,需警惕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合并感染,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咨询医生。
合理评估出汗情况,关注身体变化并采取适当措施,有助于缓解不适并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