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MRI诊断:
MRI是脊索瘤诊断的首选影像学工具。T2加权成像通常显示高信号,而T1加权成像可表现为低至中等信号。
增强MRI常见明显而不均匀的增强效应,这有助于明确肿瘤边界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脊索瘤常位于中线或偏离中线,且可能会在椎管内外同时存在,被称为“哑铃形”改变。
2.CT扫描:
CT可用于评估骨质破坏和钙化情况。脊索瘤常导致骨侵蚀和硬化,可见局部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
钙化出现在30-70%的脊索瘤病例中,通过CT可以发现这些特点。
3.鉴别诊断:
应将脊索瘤与其他骶尾部肿瘤如脂肪瘤、神经鞘瘤和转移性癌进行区分。
脂肪瘤在MRI上表现为脂肪信号特征,T1加权成像信号很高,而T2信号较低。
神经鞘瘤在MRI上通常呈现均匀的信号改变,并伴有明显边界。
转移性癌一般具有不规则边缘,MRI上可能显示为多发性病灶。
早期诊断与准确的鉴别诊断对于治疗计划的制定至关重要。影像检查结果应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学检查,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