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呼吸暂停症
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患者在睡眠中因上气道阻塞或中枢性原因反复出现呼吸暂停。这种暂停可能导致大脑缺氧,从而促使醒来以恢复正常呼吸。
表现:打鼾、白天嗜睡、晨起头痛等。
数据:研究显示,其发病率在30-60岁男性中约为4%-5%。
2.焦虑或压力因素
长期处于焦虑或高压力状态会过度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难以进入深度睡眠或睡眠结构紊乱。
表现:易惊醒、多梦、醒后难以再次入睡等。
3.夜间肌阵挛或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
这些运动相关的睡眠问题,会引发肢体的不自主抽动,导致睡眠被打断。
发病率:约占人群总数的8%-10%。
提示:通常需要通过睡眠监测仪器确诊。
4.夜尿增多
夜间频繁排尿可能干扰连续的睡眠过程。其常见原因包括前列腺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或摄入过多含咖啡因饮品等。
数据:老年人中夜尿发生率可达50%以上。
5.不良的睡眠环境或生活习惯
环境因素如光线、噪音、温度不适宜,或睡前剧烈运动、大量饮酒、使用电子屏幕等行为也可能破坏睡眠质量。
6.内分泌和代谢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绝经期激素波动、低血糖等身体状况可能导致睡眠不稳定。
数据:甲亢患者中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7.药物副作用
一些药物如利尿剂、抗抑郁药、某些降压药等可能影响夜间睡眠模式。
建议根据上述情况初步判断可能的原因,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改善睡眠环境、养成规律作息等方法进行尝试。如果仍无改善,则需寻求专业的医疗评估,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