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什么病

2025-03-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以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紊乱为主要特征。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以及思维和社会功能障碍等问题。

1.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包括以下几方面:

阳性症状:这些是正常人没有的异常表现,例如幻觉(最常见的是听幻觉)、妄想(如被害妄想或夸大妄想)和思维混乱。

阴性症状:表现为正常功能的减退,如情感淡漠、缺乏动力、语言减少以及回避社交。

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以及抽象思维能力受损。

情绪障碍: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抑郁或焦虑情绪,严重者可能会有自杀风险。

2.该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多项研究表明其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直系亲属中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患病风险高于普通人群,这说明遗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神经生物学异常:脑部多巴胺、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可能是导致此病的关键因素。

环境因素:早期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孕期感染、出生并发症及心理创伤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3.精神分裂症通常在15-35岁之间起病,男性多在20岁左右初次发作,女性则稍晚一些。全球范围内,此病的终生患病率约为1%。

4.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干预:

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是主要用药,可有效缓解阳性症状并预防复发。

心理社会干预:包括心理治疗、家庭支持、职业康复等,有助于改善功能,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精神分裂症需要长期管理,早期识别、规范治疗和持续随访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