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周期的特点:正常睡眠分为快速眼动期和非快速眼动期,非快速眼动期又包括浅睡阶段和深度睡眠阶段。每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约持续90分钟到120分钟。一夜之间人体会经历4-6个睡眠周期。在第一个或第二个周期过后,许多人可能会达到一段浅睡眠甚至短暂的觉醒,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觉醒时间变长或较难再次入睡,则需要关注原因。
2.压力和焦虑:情绪压力或焦虑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使得身体处于“警觉状态”。这可能导致更容易从深度睡眠中醒来,尤其是在刚完成一个睡眠周期时。研究表明,长期压力会影响睡眠质量,使人频繁醒来。
3.健康问题:某些医学状况可能与夜间醒来相关。例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导致由于气道阻塞缺氧而觉醒;胃食管反流病可能让人因烧心而夜间清醒;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引起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也可能干扰睡眠。老年人由于褪黑激素分泌减少,更容易体验浅睡和多次觉醒。
4.不良生活习惯:饮酒、咖啡因摄入过多以及睡前玩电子设备等因素都会影响褪黑激素分泌,削弱睡眠质量。尤其是饮酒,虽然初期有助于快速入睡,但往往会在代谢过程中影响深度睡眠并导致中途醒来。
5.生物节律紊乱:经常倒班工作或跨时区旅行可能导致昼夜节律失调,使人夜间更容易醒来。这类情况通常伴随早晨起床困难和白天困倦。
夜间频繁醒来会影响整体睡眠质量,进而造成白天疲劳、注意力下降和情绪波动。如果此情况持续出现且难以缓解,建议就医评估潜在的健康问题或心理压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