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理因素
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异常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例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糖代谢紊乱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引发类似症状。
睡眠不足:长期睡眠质量差会影响大脑功能,导致焦虑、易怒等情绪问题。
2.心理因素
压力过大: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可能导致精神疲劳,从而产生烦躁情绪。
情绪障碍: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疾病,容易引起持续性的烦躁和不安。
认知偏差:对事件产生过度负面解读或担忧可能加重情绪反应。
3.环境因素
噪音干扰:长期处于嘈杂环境中可能增加紧张感和烦躁情绪。
社交冲突:人际关系问题,如家庭矛盾或工作中的沟通困难,可能引发情绪波动。
天气变化:季节性情绪障碍或天气骤变也可能诱发情绪不稳定。
4.生化刺激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特别是中枢神经兴奋剂,会引发烦躁不安的副作用。
饮食与刺激物:摄入过量咖啡因、酒精或高糖食品可能短期内引发情绪波动。
偶尔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但如果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较长且影响生活,应及时评估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