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治疗:对于轻度或中度的心脏血管狭窄,通常首先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的作用是降低胆固醇、减轻炎症、改善血流和降低心脏负担,从而减少狭窄对心脏的影响。
2.介入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狭窄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通过将导管和球囊或支架送入狭窄部位,对狭窄的血管进行扩张或者支撑,以恢复正常的血流。
3.外科手术治疗:当血管狭窄严重且难以通过介入治疗解决时,可以考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此手术通过使用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在狭窄段旁搭建一个新的血流通道,从而改善心肌的供血。
心脏血管狭窄的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随访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