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样脑出血的定义是什么

2025-03-2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淀粉样脑出血是一种由于淀粉样蛋白在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壁沉积而引起的脑内出血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自发性脑叶出血,与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通常不涉及深部脑结构。

1.发病机制:淀粉样蛋白沉积导致血管壁退化,使其更易破裂,从而引发出血。这种沉积主要发生在大脑皮层和脑膜下区的小血管中。

2.流行病学:多见于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升高。研究显示,在7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约5%至10%可能患有此病。

3.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急性症状,也可表现为意识水平改变、认知功能障碍或局灶性神经缺损。部分患者因反复出血导致进行性痴呆。

4.诊断方法:磁共振成像特别是梯度回波序列有助于检测小点状出血,并结合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排除其他病因。

淀粉样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出血性脑病,其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在没有有效治疗手段的情况下,预防尤其重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查有助于降低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