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局部外用药物:
类固醇药膏:常用于减轻皮肤炎症,主要包括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轻度到中度皮肤炎症患者一般使用低强度类固醇,如0.5%至1%的氢化可的松软膏。
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药膏:包括吡罗昔康、酮洛芬等。这类药物对一些非特异性皮肤炎症也有一定疗效。
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夫西地酸等,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炎症。
2.口服药物:
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用于过敏性皮肤炎症的缓解。
口服类固醇:如泼尼松,在严重或大面积皮肤炎症情况下可能需要短期使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用于一些慢性、难治性皮肤炎症,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
3.辅助治疗:
保湿剂:保持皮肤湿润,减少干燥和瘙痒,有助于恢复皮肤屏障功能。
冷敷:可以缓解急性炎症反应和瘙痒症状。
避免刺激因素:避免使用可能引发或加重炎症的化学物质,如香皂、清洁剂等。
皮肤炎症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人情况选择,尽量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防止不当使用药物导致副作用或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