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吲哚布芬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环氧合酶,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这些化学物质在炎症和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
2.非甾体抗炎药类药物,包括吲哚布芬,已知可能对消化道、心血管系统以及肝脏产生不良影响。虽然心血管和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更多常见,但肝毒性也是潜在风险之一。
3.吲哚布芬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低。在极少数情况下,可引起肝酶升高甚至肝损伤。这通常表现为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有时伴有黄疸等症状。
4.如果患者在使用吲哚布芬期间出现右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皮肤和眼睛发黄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进行肝功能检查以排除药物相关性肝损伤。
5.有肝病史、长期饮酒或同时服用其他有肝毒性的药物者,使用吲哚布芬时需特别小心。这些因素可能增加肝功能异常的风险。
尽管吲哚布芬通常不会对肝脏造成严重影响,但了解其潜在风险并定期监测肝功能仍然重要。注意观察任何与肝功能异常相关的症状,在必要时及时获得专业医疗建议。